今天是:

首页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李保国精神在燕赵大地熠熠生辉

发布日期:2018-11-16    作者:默认作者     来源: 本站    点击:

作者:本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4日 01版)

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场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李保国2016年4月去世后,先后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被中国科协追授“全国杰出科技人才”称号,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

李保国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两年多来,河北广大知识分子群体深入学习李保国事迹,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追寻太行山新愚公的足迹继续前行。

8月2日,由河北农业大学师生组成的扶贫志愿服务小队来到张家口市阳原县马圈堡乡榆林关村,开展入户调研,赠送农业技术手册,现场科技培训,传授养殖知识,破解养殖难题。作为李保国生前工作的高校,河北农大于2016年6月开始组建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到志愿服务队分队26支,小队122支,成员总计953人,包括李保国教授团队的重要成员齐国辉、张雪梅,“太行山道路”首批实践者孙建设、谷子林、张立峰等。

李保国的足迹遍布河北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易县、平山县等太行山扶贫基地的现场,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他一年中有200多天奔波在扶贫一线上。沿着李保国教授的足迹,志愿服务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技术咨询服务为重点,涵盖山区绿化、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政策宣讲、支教助教、民情社情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内容。

2016年以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农科优势,从农、果、牧、加工等20多个专业领域组建10个科技特派团,深入生产一线,围绕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扶持发展了果蔬种植、家禽饲养、食品加工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00余期,培训农民数万人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燕赵大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团队践行着李保国无私奉献精神,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在最广阔天地奉献着汗水与青春。河北医科大学开展了“追寻李保国足迹,践行两学一做,服务基层医疗”等活动,精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了基层看病难和缺医少药问题。河北地质大学尚国琲教授团队为全省20余个县市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和整理服务,提升了产粮效率。河北大学王谦教授团队深入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创新性地使用农业废弃物黍子、胡麻秸秆基质培育姬菇。河北工程大学陈敬谊教授团队深入河北各地的果树种植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传授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带动了无数果农脱贫致富。

链接网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8/14/nw.D110000gmrb_20180814_7-01.htm